「誰是我的鄰舍?」
梁慈光牧師 (循道衞理聯合教會、印尼家傭關愛組執行委員)
當律法師問耶穌:「誰是我的鄰舍?」耶穌便以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來回應,為這精彩而富啓發的故事,我們除了要感謝耶穌的教導外,也得感謝那位提問的律法師。若耶穌今天來到香港,祂又會用甚麼人來比喻那位撒瑪利亞人呢?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印傭姐姐,當然還有菲傭姐姐或泰傭姐姐等外傭。
雖然筆者家中沒有家傭,但同住一幢大廈除了鄰居外,亦有不少家傭出入,雖然是「早見口,晚見面」,卻因怕麻煩而少有打招呼,自己真像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中的祭司或利未人。還好,鄰舍中有位婆婆是我的同鄉,常坐在地下大堂聽收音機,每次經過,我都和婆婆打招呼,順道與她的家傭點點頭,後來才知道她是印傭姐姐。數月前,我送那位印傭姐姐一本印尼家傭關愛組印製的日記簿,之後每次見面,這位姐姐都報以熱情的、歡迎的微笑,令我感動不已,也驚覺我的鄰舍原來是那麼近,我竟然不知道!
教會有位姊妹的母親突然安息主懷,這位與母親同住的姊妹十分傷心,卻顧念到家中的印傭姐姐,她對我說:「姐姐很疼愛我媽媽,我要留她下來。」我看到一個充滿愛的家庭,姐姐日以繼夜以愛服侍,被姊妹欣賞並以愛接待;看來姊妹已將這位姐姐當作家人,讓我想到一個家傭廣告的宣傳:「融入家中」。
在疫情嚴峻之時,不單家庭成員受感染,不少家傭姐姐亦有機會染疫,我聽到有另一位姊妹分享她怎樣對待染上新冠肺炎的姐姐,她對姐姐說:「你服侍左我哋咁耐,而家你要多休息,由我地服侍翻你。」真感人!
又有一個家庭善待患癌的家傭姐姐,為她祈禱,提供很多的協助,最後這位姐姐受感動接受了主耶穌。這些都是美好的見證。
最近踫到幾位姊妹,有些完全不認識,有些認識廿多年,她們不約而同的表示要到家傭姐姐的家鄉去見證上帝,我看到她們除了對主有信心外,也愛這些姐姐並充滿熱誠,付上時間、心力、禱告。姊妹們能跨出自己的安舒區,令人感動。
回想這些家傭姐姐,確實離我們不遠,難道我們真要視而不見,決意摒除作他們的鄰舍?還是要悔改,以友善接待鄰舍?耶穌表示最大的誡命,除了愛上帝,就是愛鄰如己,所以大誡命包含了愛鄰舍。然而「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旅客,因為曾經有人這樣做,在無意中接待了天使。」(希伯來書13:2) 看來這不單是誡命,更是蒙福之路。
若家傭姐姐問「誰是我的鄰舍」時,盼望我們會回應說:「我是你的鄰舍。」
歡迎轉載,懇請列明出處。